世界上大約有400萬人患有帕金森病。在歐洲65歲以上的人群中每10萬人中有1600人患帕金森病,這個比例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據國內一項調查顯示,我國65歲以上人群帕金森病患病率男性為1.7%,女性為1.6%,目前我國約有170萬帕金森病患者,據估計到2040年帕金森病的患病率將增加4 倍。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 PD)又名震顫麻痹,是最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之一。老年人多見,平均發(fā)病年齡60歲以上。主要病理改變是中腦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的變性死亡,由此而導致紋狀體多巴胺含量顯著性減少而致病。
帕金森病的發(fā)病機制
帕金森病的確切病因至今未明。遺傳因素、環(huán)境因素、年齡老化、氧化應激等均可能參與PD多巴胺能神經元的變性死亡過程。
該病癥狀復雜多樣,常導致多種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造成生活質量下降和工作能力喪失。
帕金森病常見癥狀包括:
● 靜止性震顫
約70%患者以震顫為首發(fā)癥狀,多始于一側上肢遠端,靜止時出現或明顯,隨意運動時減輕或停止,精神緊張時加劇,入睡后消失。
● 肌強直
檢查或活動患者的肢體、頸部、或軀干可覺察到明顯的阻力,這種阻力增加呈現多方向均勻一致的特點,類似彎軟鉛管的感覺,也稱鉛管樣強直。
● 運動遲緩
是指動作變慢,活動困難,主動運動喪失,比如面部表情動作減少、說話聲音音調低沉、吐字欠清、寫字變慢變小,洗漱穿衣等其他精細動作可變得笨拙、不靈活,行走速度變慢,手臂擺動幅度減弱或者消失,出現流涎,夜間可出現翻身困難。
● 姿勢步態(tài)障礙
姿勢反射消失往往在疾病的中晚期出現,患者不易維持身體平衡,容易跌倒,行走時越走越快,不易止步,稱為慌張步態(tài)。
● 吞咽障礙
帕金森病的早期,部分患者僅表現為用餐時間延長、進食后反復清嗓子。僅當帕金森病患者出現進食或飲水后咳嗽時,部分患者家屬才察覺到病人可能存在吞咽障礙的問題。更有甚者,當帕金森病患者出現不明原因的長期低熱和肺炎時都沒有意識到是由于吞咽障礙導致的誤吸引起的。
然而,帕金森病本身并不會縮短或影響患者壽命,多是伴隨而來的并發(fā)癥直接威脅患者生命,作為嚴重損害帕金森患者生命質量的一大“殺手”——“肺部感染”,亟需引起患者及家屬的高度警惕。
預防患者肺部感染的必要性
帕金森患者病程進展到中、晚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肺”功能的下降,加之吞咽嗆咳頻率增加,唾液清除障礙等原因,容易反復出現肺感染,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甚至危及生命,事實上,80%的帕金森病人最終去世都是源于吸入性肺炎引發(fā)的肺部感染所導致的。
因此,增強患者“肺”功能,進行早期“肺”康復顯得尤為重要;雖然目前藥物治療仍是帕金森病的主要治療方法,但肺康復治療已被認為可以改善患者的多種功能障礙,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甚至有研究報道其可延緩疾病進展。
居家“肺”康復怎么做?
● 輔助呼吸訓練
家屬可面對患者,雙手放在患者鎖骨稍下方,兩拇指放在胸骨上,其余四指張開覆蓋兩側上胸部,把握患者呼吸節(jié)奏,在患者呼氣時對胸廓沿呼氣運動方向施加輕微壓迫,以患者感覺舒適為宜。
● 發(fā)音訓練
元音發(fā)音訓練:如“i、u、a、e”等,每次逐漸拉長并配合聲調訓練,每天早晚一次,鼓勵患者每天至少唱一首歌。
發(fā)長音訓練:深吸氣,呼氣發(fā)音,控制氣流使聲音盡量拉長,家屬記錄最長發(fā)音時間,每日量化。
爆破音訓練:深吸氣,呼氣肌用力收縮,震動胸廓,發(fā)出高調、短促聲音,記錄患者的最大發(fā)音音量,每日量化。
● 呼吸抗阻訓練
患者可使用居家呼吸訓練器進行科學的進階式吸氣力量抗阻訓練,根據患者自身狀況進行每日2-3次,每次15min的呼吸訓練,并定期做肺功能及呼吸肌力檢測,同步調整訓練強度。
● 咳嗽訓練
可采用站立、坐位和側臥位,做腹式呼吸2次左右,再深吸氣,屏氣1~2秒,快速呼氣,呼氣時腹肌收縮增壓完成,呼氣的同時身體稍前傾,連續(xù)進行數次,以將痰液完全排出。
● 放松訓練
做完訓練后,端坐位,雙上肢自然于身體兩側或一手放于腹部,完成3~5次腹式呼吸,調整呼吸節(jié)律。
注:患者需在??漆t(yī)生及康復師指導后進行合理的康復訓練。
除上述訓練方式外,家屬可以與患者共同進行“吹氣球”、“吹哨子”、唱歌等活動,增加患者進行“肺”康復訓練的主動性以及訓練的趣味性。
同時,帕金森病患者需保證每天的整體運動量,根據體能進行一定的戶外運動,認知交流以及保持愉悅的心情,這些亦是“肺”康復的重要部分。